.

雷神P1评测不到20mm厚的RTX3

早期白癜风如何治疗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5590707.html

功耗不高,但RTX30系列笔记本电脑GPU更高的每瓦性能,还有可以根据性能需求自动分配功耗的DynamicBoost2.0技术,雷神性能远超之前同样厚度的产品

RTX30系列笔记本电脑GPU已经发售一段时间了,我猜大家对它的性能都没有多少怀疑,主要都是在想什么时候才能买到,或者什么时候才会有合适的价格,不过这一次我们也找到了一台搭载GeForceRTX笔记本电脑GPU的雷神P1,来看看30系列移动端的「天花板」表现如何。

设计与体验

雷神P1定位是“轻薄旗舰”,配置十分豪华的同时采用了全金属机身,重量却仅有1.98kg,屁股最厚处1.98cm,这个重量和厚度在动不动5斤起的游戏本品类中,尤其是高性能游戏本中确实强出了不少。

外观设计上,雷神P1整机以“灰、深灰、黑”三色为主,搭配硬朗线条设计,视觉上比常规游戏本更加简洁和精练。笔记本A面采用了“金属法丝工艺”,位于中上位置的品牌logo较上一代也更加的内敛,没有采用实体嵌入设计,而是采用了丝印工艺。

B面,雷神P1采用了左右6mm窄边框设计,上边沿中间位置分布摄像头及双麦克风,下边沿较宽,“THUNDEROBOT”品牌标识位于中间。

在屏幕方面,雷神P1有“高刷/高分”两种规格可以选择,我手中的这款正是采用了15.6英寸三星AMOLED4K高分屏版本,支持%DCI-P3色域。遗憾的高分版本屏幕刷新率仅有60Hz,如果作为“图形工作站”来看的话,高分版本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这款屏幕素质表现我会在后边评测详细解读。

雷神P1键盘采用全尺寸“全区单键RGB可调背光”设计,每一个按键都可自定义配色,有“波动模式、呼吸、波纹、贪吃蛇”等7种灯光效果、5种亮度级别及3种LED速度可选择。

体验下来,1.8mm的键程高度适中,键盘回弹力度相对偏软,游戏、打字手指不会很快疲劳,因为是全尺寸设计,对于游戏场景来说整体体验还是不错的,为数不多想吐槽的点就是触摸板,它的触摸板还是比较老的分离按键设计,可触控区域无法按压,下方按键挤占了触摸板空间,外观也不够简洁,在年来看可能有些过时,不过游戏本可能也没多少人在乎触摸板就对了。

在接口方面,雷神P1左侧分别有锁孔、出风口、MINISD卡槽、支持关机充电的USBA及分体耳麦接口(SPDIF数字音频接口),机身右侧为两个USBA,RJ45网口。

除了左右侧接口外,该机后方也有接口设计,MINIDP(1.4)、HDMI(2.0)、电源接口和一个最右侧靠近出风口位置的雷电3(40Gbps)接口。总体来看,雷神P1的接口方面相对很丰富,数据和视频接口已经涵盖了市面上大部分外设。

内部设计

雷神P1底部有着大面积的散热孔,面积差不多占据D壳的2/3,透过散热孔依稀可见双风扇、热管、网卡、内存、硬盘、这些发热量较大的部件,同时也能看到左右双扬(SoundBlaster认证)。

拧下D壳的13颗螺丝就能看到内部全貌

雷神P1的内部布局很紧凑,上方是采用5铜管+双风扇(左右各59叶片),左右+后4出风口散热方案。

大面积的散热板不仅覆盖了CPU及GPU上,还将显存及GPU与CPUPOWER芯片均覆盖。同时一根热管贯穿CPU与GPU,当处理器和GPU出现“温差”时能起到对流传导分担热量的效果,雷神P1实际散热效果如何,后边会详细测试。

中间位置分布着WIFI6规格的AX无线网卡、上下布局双内存插槽(三星16GxMHz),以及裸着的南桥芯片。

下方位置是一块73Wh的锂离子电池组,和双NVMeSSD接口(英特尔P1Tx2),雷神P1的内存和硬盘均不是板载设计,便于后期升级维护。我们知道硬件决定体验的下限,散热决定体验的上限,接下来通过实测,来看看雷神P1的性能及散热表现。

功耗,温度与噪音

雷神P1的配置是i7-H+RTX笔记本电脑GPU,我们先跑一个CINEBENCHR23,多核达到了pts,单核则是pts成绩,对于一个8核CPU来说能达到应有的水平。

然后我们测试CPU长期负载功耗,测试的方法是连续进行CINEBENCHR15多核心的连续跑分测试,结果如下图:

从开始到结束,雷神P1搭载的i7-H会从最开始的cb慢慢稳定到cb,用连续CINEBENCHR15测试的最终意义是记录散热导致的性能变化,所以我们也记录了CPU单独负载时的功耗和温度波动:

可以看到最开始它能冲上接近W的功耗,温度也迅速来到接近°C,但是很快就会让温度下降,最终可以保持在55W,78°C的水平。

MDT的测试包括额外的机身出风口的温度,可以从上图中的AirVenttemperature(也就是橙色线)来看到,这也是用来辅助判断一个机器的散热系统散热效率的因素。

K值则是考虑功率之后的综合导热指数,MDT认为在极限负载的情况下,如果出风口温度越接近机内CPU核心温度,那么就说明笔记本的散热系统能有越有效的把CPU或者GPU等等发热源的热量导出机身,K值也就会更高。

雷神P1在增强模式K值约为1.95,说明它的散热效率非常高,(游戏本平均1.5,轻薄本平均1以内),所以能更快的把内部的热量导出到机身之外,散热本身还是很不错的。

而在GPU方面,雷神P1支持第三代Max-Q技术,RTX笔记本电脑GPU借助DynamicBoost2.0可达W,可以在轻薄的前提下实现最大的性能,而如果你更需要极限性能,那么也可以选择更高功耗的RTX笔记本电脑GPU产品,但肯定都要厚一些了。

我们实测在单烤GPU的时候雷神上的这一块RTX笔记本电脑GPU可以做到W的长期负载功耗。

在标准的3DMarkTimeSpy之中,可以达到的图形分。

而在测试光追性能的PortRoyal测试之中可以达到的分数,综合来看我们会认为它能做到接近去年RTXSuper笔记本电脑GPU的性能,但是功耗却更低。

而在CPU+GPU双烤的时候也可以保证35W+90W。

当然,实际的游戏跟双烤肯定还是不一样,而且RTX30系列笔记本电脑GPU上还有全新的DynamicBoost2.0,所以在温度和噪音后边我们也有游戏性能实测的部分。

在整机达到W的情况下,我们也测试了它的表面温度:

在CPU+GPU双烤的时候,键盘平均温度为33.8°C,AWSD区域(点3)的温度不到30°C,表现很不错,日常打游戏的时候都感受不到什么温度,右侧回车按键附近(点4)温度稍高但也没有超过40°C,可以说在大部分人接触的位置它都不热。

而噪音方面,雷神P1的表现也还不错,极限状态下噪音没有超过55dBA,而且噪音频率的分布比较平滑,没有突出的异音存在,你听到的都是呼呼的风声。

游戏性能实测

MDT通过5款主流游戏来测试雷神P1实际游戏表现,首先是我们的老朋友,极限竞速:地平线四。

在选择了超高特效之后,FHD分辨率时雷神P1能达到平均的帧率,可以保证完全的流畅,不过GPU基本处于被CPU拖后腿的状态,所以我们也测试了UHD原生分辨率的情况:

在UHD分辨率时,GPU限制比例达到了85.9,可以说它的GPU性能才没有被浪费,更精细画面在雷神P1的OLED上看起来观感提升很大。

古墓丽影:暗影

在默认的高特效预设下(如截图所示),可以达到平均93fps的水平,基本不会出现卡顿,不过在FHD的分辨率下,帧率的瓶颈依然是在CPU而不是GPU,我们继续用原生UHD分辨率测试:

能看出来在这样的分辨率下GPU性能才被榨干,开启DLSS之后能保证62帧的平均帧率。

还有彩虹六号

在选择高特效FHD的前提下,雷神P1可以达到平均帧的成绩,CPU和GPU的性能需求基本接近,不过依然是CPU瓶颈,如果想要提升帧率,最好是同时升级两者才行。

接着是UHD的测试,能做到帧的平均帧率,不过对于CPU的要求也还是比GPU要更高。

看门狗2军团:

我们选择的是超高特效,平均为68帧,在FHD的时候还是CPU受限,而GPU并没有拖后腿,切换到UHD开启DLSS,能保证平均54的帧率。

最后是赛博朋克:

说实话它的优化并不是很好,对于入门的GPU来说压力很大,在FHD的分辨率下能做到平均72帧,而我们选择UHD加上性能DLSS之后可以达到平均69.7帧的帧率:

在第三代TensorCore的加持之下,DLSS可以明显提升帧率,同时尽可能降低对于画质的影响,下边两张图大家能分清楚谁开了DLSS吗?我觉得真正玩起来的话其实是很难看出来的。

最后是一个总结对比图:

可以看出来对于常见的FHD屏幕来说,RTX笔记本电脑GPU是绰绰有余的,瓶颈完全不在GPU,而在UHD的4K分辨率下GPU的压力就大了,不过好在RTX30系列笔记本电脑GPU的DLSS表现不错,即便是在4K下也可以把帧率拉回60帧左右。

生产力性能测试

在生产力性能方面,雷神由于RTX笔记本电脑GPU以及intel核心显卡的存在,在标准的PremierPro测试中能达到比上一代中端GPU明显更好的性能,输出速度平均可以提升25%以上。

我们也测试它的解码能力:

可以看出来在16GB显存的RTX笔记本电脑GPU以及i7-H的组合之后,它的解码能力比上一代有了明显提升,特别是GPU的4KCUDA部分。

总结

雷神P1是目前为止我们评测的第一款超薄30系列笔记本电脑,尽管由于便携考虑它的功耗并不高,但是RTX30系列笔记本电脑GPU更高的每瓦性能,还有可以根据性能需求自动分配功耗的DynamicBoost2.0技术,让它的性能远超之前同样厚度的产品。

除此之外,雷神P1的4KOLED屏幕也能带来更好的色彩以及HDR表现,可能有的人会觉得4K对于笔记本来说还是太OverKill了,不过实际上由于RTX30系列显卡笔记本电脑GPU的第三代TensorCore存在,在开启DLSS之后大部分的游戏都可以保持在60帧以上,对于喜欢高特效3A大作的玩家来说,表现也很不错。

优点:

相对于20mm不到的厚度来说,性能不错即便是在满载情况下机身表面也不烫接口比较齐全,电源适配器也不大4KOLED看起来很惊艳缺点:

没有独显直连4K分辨率对显卡压力大了一些,而且没有高刷对于进入20mm以后,RTX30系列笔记本会是什么样的表现,雷神算是给出了一个比较锚定的案例,后续厂商的跟进非常令人期待,可以肯定的是,超薄性能本的阶段性爆发,即将开始。

MobileDeviceTalks

泛科技的炉边谈话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2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