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就用一个充电器?绿联W氮化镓充电器上手体验
大功率氮化镓快充到底靠不靠谱?绿联W氮化镓充电器实测见证
电脑手机平板耳机同时充电!绿联W氮化镓充电器全面测评
火爆科技圈的氮化镓是智商税吗?绿联W氮化镓充电器全面测评
搞定苹果华为全家桶!绿联W氮化镓充电器抢先上手体验
「氮化镓」这两年是越来越火了,去年阿里巴巴达摩院发布了「年度十大科技趋势」,氮化镓就在其中名列前茅。
提起氮化镓,很多人都会想到充电器。有了氮化镓的加持,充电器可以做到大功率、小体积兼备,还能一物多用。很多人手头上都有各种电子设备,手机、笔记本、耳机、手表等等,设备多了充电器也多,平时居家、出行携带都有点麻烦。针对这个问题,最优的方案便是大功率多口的氮化镓快充。
那么,大功率氮化镓快充的实际体验到底怎样呢?上周我拿到了近期热门的绿联W氮化镓充电器,亲自体验几天之后,来给大家分享一下真实感受。
一、上手体验
外观上,这款充电器延续绿联一贯的设计风格,简约黑色调,小方块造型,边角有一点弧度,外壳表面融合了金属漆+丝印工艺,整体看起来富有质感。
官方参数上的重量是g,拿在手上感觉跟一部iPhoneXR差不多,没什么负重感,比许多“一斤重”的老式笔记本充电器轻很多了。
充电线配的是一根双Type-C口的W快充线,外层是尼龙紧密编织而成的,这种材质耐磨耐折弯,不容易断裂。
接口方面,一共有3个USB-C口和1个USB-A口。
插脚是可折叠的,不用的时候可以收回壳体内,收纳整理更方便,放在包里基本不会刮到其他物品。
二、协议测试
判断充电器是否能适用于某款设备,首先是看充电协议,这里我用ZY电流表来读取充电器支持的协议。
经过检测,四个接口支持的协议包括PD3.0、QC3.0/2.0、SCP、FCP、AFC等等。
此外,C1、C2口支持5V3A、9V3A、12V3A、15V3A和20V5A五个固定电压档位;C3口支持5V3A、9V3A、12V1.88A三个固定电压档。A口则支持4.5V3A、5V4.5A、5V3A、9V2A以及12V1.5A五个固定电压档。
从这些协议来看,这款充电器基本涵盖了目前主流的手机、笔记本、平板、无线耳机等设备。
三、单口充电
选择大功率氮化镓充电器,最主要的用途就是给笔记本供电。这里我用两台苹果笔记本来做测试,一台是标配87W快充的15寸MacBookPro,一台是标配61W快充的13寸MacBookPro。
使用C1口给15寸Mac充电,实时输出电压为19.52V,电流4.A,功率高达81.36W。
30分钟后,电量从2%充到46%,速度与苹果87W原配充电器相当。
充电过程中,功率基本稳定在50-70W之间。这个功率也是非常正常的,因为一般笔记本在充电时有50%以上的时间只能达到其峰值功率的一半。
再试试C1口给13寸Mac充电,实时电压19.65V,电流2.A,功率57.49W,随后功率基本稳定在40-60W,成功开启快充。
接下来试试给手机充电,测试设备为iPhone12和华为P40。
因为C1口向下兼容22.5W,这里依然是用C1口给iPhone12充电,从2%电量开始充,通电后输出电压9.02V,电流2.A,功率17.17W,说明充电线自行切换成更低功率的快充模式。
半小时后,电量达到了61%。充电速度跟苹果20W充电器基本一致。
使用A口给华为P40充电,输出电压4.66V,电流2.A,功率12.W,成功开启快充。
接下来用iPadPro和任天堂Switch游戏机来做测试。
使用C1口给iPad充电,输出电压15.13V,电流2.A,功率30.3W,接近iPad的峰值功率。
使用C1口给游戏机充电,实时功率基本稳定在7-9W之间,同样成功开启快充。
四、多口充电
作为一个第三方快充,想要取代几个原装充电头,最关键的当然是要满足多设备同时充电的需求。
C1口给iPad充电,实时功率基本保持在25-35W之间;C2口给iPhone12充电,实时功率基本保持在17-20W之间。两部设备都能按各自标配的功率在进行充电,没有因为同时供电而影响到电流的正常输送。
C1口给15寸Mac充电,实时功率为42.87W;C2口给iPhone12充电,实时功率为19.1W;A口给华为P40充电,实时功率为21.32W。三部设备都能达到正常的快充速率。
最后是终极应用场景——四口同用。按照产品说明,在四口模式下,充电器应该会调整为“45W+30W+10.5W+10.5W”的功率分配,这里就用「苹果全家桶」来做测试。
C1口给15寸Mac充电,从5%电量开始,通电后实时功率为42.4W。
C2口给13寸Mac充电,从6%电量开始,通电后实时功率为27.99W。
C3口给iPhone12充电,从6%电量开始,通电后实时功率保持在8-10W之间;A口给AirPods充电,实时功率在7-10W之间。
充电过程中没有出现弹窗、拒充等兼容性问题,四部设备能同时进行快速充电。
五、发热测试
对于高功率快充,很多人都会担心发热问题,尤其是在多个设备同时充电时,由于充电器体积小,如果热量散发不出去,就可能造成设备发热严重,影响充电稳定性,甚至损害设备,因此有必要监测一下设备发热情况。
充电过程中,室内环境温度为29-32°C,使用测温枪检测充电器和设备表面的温度,每隔10分钟测3次。经过多次测试,大概在充电30分钟后,充电器和设备达到了“最热”状态。
笔记本最高温度为41.6°C,手机最高温度为39.4°C,iPad最高温度为39.8°C,在满载情况下充电器最高温度大约为52.5°C,摸着感觉微热,但不会很烫手。
按照国家标准规定,手机发热极值为48°C,而充电器表面温度极值为95°C,而笔记本最好保持在温升30°C范围内,也就是说一般笔记本温度在62°C以内是比较安全的。
以上几个最高温度都在安全标准之内,说明充电器的散热性能还是很不错的。
大功率高速充电,难免会导致发热。据官方介绍,这款充电器内置PWM芯片和同步整流芯片,外壳采用防火阻燃材质,拥有过压保护、过流保护、过功率保护、过温保护等多重保护功能,所以在温升控制方面还是挺令人放心的。
小结
经过几天的测试,绿联这款氮化镓充电器还是挺令我满意的。
首先是兼容性很广泛,可以满足日常所用的各款手机、平板电脑、无线耳机等不同设备的供电需求。
性能方面,单口充电多口充电,基本无压力。单口模式下可输出20-W,充电速度不逊于原装充电器。多口模式下,拥有多种功率输出模式,可动态分配功率,为各种电子设备同时提供快速充电。而且散热性能也OK,虽然是大功率快充,但也没有出现发热严重等异常状况。
便携性方面,相比很多傻大粗的电脑充电器,它确实算得上小巧了,揣在兜里、放在包里都很方便。
至于值不值得入手,关键还是看个人实际需求。如果你平时需要使用笔记本、手机等多款电子设备,那么它确实是值得入手,毕竟一个就能取代好几个原装充电头了。差旅出行,只带一个,着实减轻出行负担,改善生活体验。
目前绿联这款氮化镓充电器已经在各大电商平台上架,期间价格应该会更加亲民,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