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堆硬件偏离体验服务,小米CC9pro的赶

日前,小米发布了小米CC9pro。在核心配置层面采用了6.47英寸屏幕,搭载了中端高通骁龙G芯片,搭载了1.08亿像素摄像头。不懂手机技术的绝大多数网友可能觉得像素越高越好,但其实不是这样的。

从小米CC9pro的一亿像素背后,我们看到小米并没有平衡好摄像与芯片以及软硬件算法、升级与适配,面临着摄像头数目多但体验不好甚至伤害用户体验的问题。

像素不是越高越好,MICC9pro的一亿像素实际并不实用

此前雷军在发布小米9的时候曾表示:“像素不是越大越好,手机摄像头也不是越多越好。”在雷军看来,最后还是要看算法,要看软件调校,但这次小米CC9Pro则强调一亿像素和五摄,被一些网友称之为大型双标现场。

某种程度上说,“像素不是越高越好”放到小米CC9Pro手机上是成立的。

我们知道,图片是由“色点”组成,每一个单独的色点就是“像素”。一张图片由多少个色点组成,那图片的像素就是多少。手机像素是指手机传感器上感知光线并进行成像的单个电子元件。比如有万个感光器件的相机就是万像素的相机,以此类推。

一亿像素能够获得丰富的画面细节,但像素增大的一大弊端是图片的体积会增大,给储存、分享和后续处理提出了新的难题。

从当下的网友反馈与评测来看,一亿像素每一张照片要20M~40M。不断增大像素目的是为了提升图像解析力以及给用户带来更多数码变焦的空间。如果要增强画面整体观感,仅仅靠提升像素还远远不够。

因为像素快速提升后,如果芯片算法没跟上,就会导致用户体验大打扣折。正如微博

数码飞越所说的:超级夜景、流光快门、变焦想用亿级像素?不存在的,算法跟不上。

需要知道的是,影像的发展不是线性的堆积镜头参数,成像是一套极复杂的硬件和软件组合而成的结果,包括感光元件、镜头、ISP芯片、算法都能影响到最终结果,必须要有配套的系统算法优化与芯片处理能力。单纯的高像素若遇到了糟糕的ISP与算法以及解析力低下的镜头,就难有高画质表现。

从小米CC9pro来看,它搭配的是G属于中端芯片,处理能力有限,与旗舰plus尚有不小距离。

据高通对该芯片的介绍,G处理器在单镜头下能支撑的像素最佳是万,在这个像素下支持MFNR多帧降噪和ZSL零延迟拍照,如果拍摄万像素的照片,可以多帧降噪但就不能零延迟。

如上所述,G要带动一亿像素,无疑是“小马拉大车”。因高通G性能不足带来的算法、调校跟不上,该手机想要在超级夜景、流光快门及变焦上用上一亿像素几乎“不存在”。在拍照成像时间上,也因性能不足导致用户体验很差——从按下快门到成像,需要3~4秒。

而小米CC9pro之所以芯片跟不上,按照王腾的说法是:如果用骁龙的话,(因为骁龙性能高,价格贵)其价格还不如买5G手机。

此外,需要知道的是,这款小米“一亿像素”手机所采用的仍为0.8μ单个像素尺寸,所谓单个像素尺寸是指每个像素所占的面积,这个数值越大说明进光量就越多,有利于夜间拍摄画质提升。

当下IMX为1.4μm,处于旗舰级别。比如说新iPhone的后置三摄分别是万像素,其单个像素尺寸就达到了1.4μm。

0.8μ单个像素尺寸与目前主流的万像素索尼IM差别不大,比主流的1.2um以及1.4um像素要小不少,0.8μ单个像素尺寸也是现在主要使用在千元机上的尺寸,这也意味着一亿像素的照片成像效果与时下千元机类似。一亿像素的背后,只增加了像素点的数量,但成像效果其实并没有同步提升。

我一直认为,技术升级的目的是推动用户体验的进步。但如果盲目追求高像素牺牲了用户体验,本质是背离了技术发展的目的与方向,如果从像素提升与用户体验结合的方向来看,需要做到感光元件、芯片性能、软硬件优化、像素全面配合起来,才能成就一部好手机。

但是这一方面需要依赖厂商在软硬件技术、算法层面上的综合实力,一方面手机成本与元器件都将极大提升。技术与手机综合素质的提升很难通过低成本且偏废其一的手段去提升与获得。

镜头不是越多越好,配套芯片算法、软硬件优化不可或缺

镜头不是越多越好,雷军曾经说的这句话有一定的客观性。因为除了镜头参数和传感器以外,手机处理器的图像处理性能更是影响手机的拍照效果。

这方面典型的案例当属搭载A12仿生芯片的iPhoneXR,和搭载A11的iPhoneX,其中iPhoneXR搭载的是后置万单摄,而iPhoneX搭载的是+万双摄。但单摄iPhoneXR在DxOMarK得分排行中超过了搭载后置双摄的iPhoneX。

说到底,智能手机的核心芯片算力,决定手机图像处理能力。在今天Android高端旗舰采用四摄背后,普遍搭载了顶尖的元器件与芯片,之所以镜头与处理器芯片同步升级,因为四摄对于手机的算法要求更加复杂,对处理能力要求更高。

所以说并不代表镜头越多,像素越高,它更依赖底层芯片与算法。小米CC9Pro搭载的G还很难支撑5摄的处理能力的需求。

一个例子是,当下的专业相机像素也不过就是几千万的级别,但成像效果要比手机好。根本的原因还是两个,一是算法优化,二是采用了顶级的元器件。三星苹果过去坚持万像素,因为它们需兼顾用户体验,确保处理器算力能自由应对高像素的摄像头。

此外,iPhone一直以来对于软件优化有着强依赖性,擅长从软硬件结合的方向对产品的调教。因为配套的算法以及处理器性能以及软件优化能力都在其中的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小米CC9Pro是5颗镜头加身,主摄像头是三星与小米联合定制的1.08亿像素摄像头,1/33英寸超大感光元件,f/1.69超大光圈,8P镜头设计。其他镜头分别为,10倍长焦镜头、万人像镜头、万像素超广角镜头,一枚万像素的微距镜头。

镜头变成5颗,但功能上并没有增加,5颗镜头仍然是变焦、广角、微距、主摄。两个变焦镜头,功能重复,其中所谓的人像镜头实际就是2倍变焦镜头,其实它越过当下主流四摄硬加一个摄像头变成5摄,除各司其职外,并没有协同加成效果,也没有给消费者带来更多更好的体验,在这背后,难免有堆砌硬件、为打榜服务之嫌。

因此,单纯堆硬件不会增强用户体验,必须要配套的算法优化和芯片处理能力,用户体验的升级更有赖于技术与配置的升级。

PPT上的DXO手机:5倍光学变焦存夸大混淆宣传之嫌?

说到打榜,值得一提的是,小米CC9Pro参与打榜的尊享版,为了DXO高分而采用了8P镜头的主摄,从当下来看,7P良率已经较低,8P镜头良品率更是堪忧。

小米9曾因后置摄像头采用了后置三摄的设计,由于设计较复杂,对工艺要求较高,其中度广角镜头的相关组件就曾经遭遇了良率不达标的问题。

基于8P镜头的良品率问题,登顶DXO第一的小米CC9Pro尊享版可能又是一个大概率买不到的PPT手机。类似小米9探索版的1.47大光圈,曾经的“世界第一大光圈手机”实际上从来没有开售过。

而作为小米CC9Pro此次主攻的拍照功能方面,官方则给出了详细的配置信息,所搭载的五枚后置摄像头覆盖了超广角、广角、两倍长焦、五倍超长焦。

不过,按照爆料博主

数码闲聊站披露的说法,小米CC9Pro的五倍超长焦标称为万像素,但实际上为万像素四倍光学变焦镜头,通过电子裁剪实现的万像素五倍光学变焦。

驱动中国微博也指出:“小米CC9Pro登上DxOMark榜第一名之后,评测机构DxOMark随后公布了送测机器的相机配置,其中超长焦为万镜头,即万超长焦,但同为尊享版(GB)的评测机硬件信息却显示长焦的镜头为万像素,商城的硬件信息也显示为万,所谓测机特殊定制,配置高于市场销售产品,这波操作令人不解。”

驱动中国对小米的质疑其言外之意就是说,小米CC9Pro的评测机与DXO送检的相机配置不同,送测机为专供版,送测超长焦为万像素,实际售卖的是万。

当前小米宣称5倍光学变焦(镜头丝印上的5X)或与当年一加7Pro“翻车”有点类似。早前有外媒经过测试发现,一加7Pro所宣传的三倍光学变焦其后置摄像头变焦能力为2.2倍,剩下的0.8倍是通过裁切实现的,并不是严格的3倍光学变焦。

从DXO报告中也能看出:这颗超长焦是一个万像素的cmos,用在手机上是94mm焦段的超长焦镜头,通过裁切的方式从而达到5倍变焦的效果,所谓的5X光学变焦,实际是3.5倍变焦,如果再剪裁放大,这在业界标准说法是5倍混合光学变焦。

而如果在镜头上直接丝印了5X,通常指镜头能达到5倍硬件光学变焦能力,存在夸大混淆宣传的嫌疑。

结语:

从当下的智能手机趋势来看,拍摄成了手机厂商的一个重要竞技点,从三摄到四摄,成为主流中高端标配。去年OPPO、vivoNEX都发布了升降摄像头,今年OPPO等厂商又相继推出十倍变焦,小米迫切需要一场反击来证明自己。

小米当下也正处于关键期,根据IDC的年Q3国内智能手机销售数据显示,小米的市场份额是9.8%,排名第四,出货量万台,同比下降30.5%。

在华米OV中,处于弱势的小米要实现逆袭,从拍摄入手,全力押注像素与摄像头堆料是一个不错的方案。对于小白消费者来说,可能更容易被数字忽悠,认为五摄比四摄要多一个摄像头,1亿像素更是逆天,但这背后,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技术细节。

从今天的智能手机市场来看,竞争惨烈,厂商们焦虑在所难免,但焦虑下求稳才是正道,求速成往往会适得其反。如果说堆硬件不为体验服务而为打榜营造噱头,这或许意味着小米CC9pro的赶超之路跑偏了,小米要越过当下的低谷,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走。

作者:王新喜TMT资深评论人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我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3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