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的真无线蓝牙耳机之中,魔浪O5不得不提,它可谓是网红款,极高辨识度的外观和不俗的音质表现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当之无愧是魔浪公司的里程碑之作。然而这两年来,魔浪公司始终没有太大的动作,推出的新品也只是O5的改良版或升级版,外观并没有明显的变化。我虽然挺喜欢的魔浪O5,但也一直吐槽它腔体上的机械按键设计,如今魔浪终于大刀阔斧地推出O7,不但外观采用全新的设计ID,而且也按键也改为触摸操控。究竟魔浪O7是否能成功接棒魔浪O5?它有什么亮点值得期待?就让我们来一探究竟吧。
魔浪O7的包装比较简洁大方,盒子的正面巧妙地将“O7”作为装饰元素呈现出来,背面则印有耳机的主要亮点。魔浪O5搭载的是单动铁单元,而魔浪O7则有单动铁单元和双动铁单元两个版本,价格相差元,若是预算足够,建议选择双动铁单元版本,因为音质有较好的提升。
打开包装盒,随机配件井然有序地摆放。魔浪O7随机配件除了说明书、保修卡、合格证等这类纸质附件外,还包括了充电盒、USB充电线和多副备用硅胶耳套,厂家提供了一年的质保服务。
充电盒的外观设计和生产工艺延用了魔浪O5的设计风格,但尺寸会更加迷你,只有62x25.4x38.2mm,重量仅83.5克,小巧便携。充电盒外壳是深灰色的金属合金材质,经过六轴CNC内切外磨等数道工艺打造而成,边角圆润且富有质感。
充电盒侧面设有充电接口和指示灯,很高兴看到魔浪O7终于采用了目前主流的type-C接口。充电盒的电池容量为毫安,而魔浪O7耳机内置40毫安电池。耳机续航为7个小时,而充电盒能额外为耳机提供3次充电,所以总续航大约28小时,可以满足多数人的使用需求。
打开充电盒之后,可以发现它内部的设计和魔浪O5的充电盒有所不同,它带有三个电量指示灯,用户就可以根据亮灯数量和状态来判断当前充电盒电量的剩余情况。
和大多数的真无线蓝牙耳机设计一样,魔浪O7放入充电盒的仓位后会自动关机并充电,此时耳机上的指示灯与盒内的电量指示灯都会亮起;若耳机从仓位取出,则会自动开机并和已经配对过的音源设备连接。充电盒的仓位采用磁吸式设计,所以当耳机靠近舱位时,会自动吸附归位。
从魔浪O7的身上还是或多或少能找到魔浪O5的影子,比如入耳式3D结构腔体造型,然而它的辨识度又是非常高的,在市面上也找不到雷同款。耳机的腔体外壳和充电盒一样都是深灰色,看上去虽然不会特别时尚,但是这种低调不张扬的颜色反而会更受欢迎。
机械按键点按起来会对耳朵造成压迫感,而触摸键就完美解决这个问题了,魔浪O7采用的正是触摸键设计,通过单击、双击、三击完成音乐播放、来电接听等一系列动作。这个触摸键的键帽是稍微内凹的,反应也比较灵敏,很适合盲操。
每只耳机不仅集成了通话麦克风,而且还配备了拾噪麦克风,有效消除周围环境的噪音,带来比较清晰的通话体验。
耳机丝印了L和R标识,方便用户快速区分左右耳,其实就算没有标识也没多大关系,因为它的腔体外观采用人体工程学设计,弄反了就不好佩戴了,取下硅胶耳套,就可以更加清楚腔体的造型了。
魔浪O7的腔体外壳由金属和塑料两种材质组成,触摸键部分的是金属外壳,贴耳部分则是塑料材质。我觉得这样方案挺好的,冬天佩戴起来就不会冰冷的感觉。贴耳部分的外壳呈一定角度倾斜,表面加入了亲肤涂层,导管不长,但可以贴合耳道,能带来不错的隔音效果。
导管口也设有过滤网,除了能放置灰尘异物进入腔体内部,也能起到一定的调音作用。
因为也佩戴过魔浪O5,相比较起来,我觉得佩戴魔浪O7会更加舒适一些,因为它的体积更小,单只耳机重量仅4.5克。耳机佩戴之后,不仅舒适还很牢固,非常适合运动使用。此外,它还具备了IPX7的防水性能,无惧汗水和雨水的侵蚀。
魔浪O7支持蓝牙5.0版本,兼容性、稳定性和声音的延迟表现都比上一代蓝牙技术要来得优秀。搭载双动铁单元的魔浪O7阻抗在TWS算是比较高了,达到了60欧姆,不过绝大多数手机、平板电脑或者音频播放器都可以轻松推动它。就声音素质来说,它的表现还是令人满意的,带有动铁的声音特点,三频比较均衡且声音有层次感,解析力表现和细节的回放较为出色,总体来说没有明显的短板。得益于双动铁单元的瞬态反应非常快,所以魔浪O7的调音会更适合听一些流行、摇滚这类的曲目。其实听人声也挺不错的,密度大,结像也不错,虽然不是很贴耳,但是听起来依旧有不错的氛围感。至于声场,我觉得中规中矩,听小的编制曲目尚可,若是交响乐、歌剧就有点力不从心了。我认为魔浪O7调音定位还是准确的,运动、出街时听的音乐类型左右不过是流行、人声和摇滚这些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体验,我更加坚定魔浪O7比魔浪O5出色的这个看法,两款耳机的佩戴都是舒适牢固的,但是魔浪O7的触摸按键设计和双麦克风降噪为它加分不少。音质方面,因为我使用的双动铁单元版本,音质有一定的提升,如果是单动铁单元的魔浪O7,应该和魔浪O5不相上下了,所以我还是那句话,预算够的话直接选择双动铁单元版本。魔浪O7究竟能不能成为下一款网红TWS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